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站内搜索 | 我要留言
湖北景点介绍游客怎么到武当山旅游交通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武当魅力 >>购物指南 >>湖北地区的风土民情
武当魅力
购物指南
湖北地区的风土民情
作者:武当山假日旅行社来源:网络资源 日期:2012-05-28 01:27点击:5022 次
 
 

神农架的奇风异俗
神农架林区

  吃热饭:在土家山民家中做客,吃饭是很讲究的。主人给客人盛饭,每次只盛一点点,过一会,客人碗里的饭还未吃完,主人便夺下客人手里的碗,将碗内的饭倒掉,重新盛点热饭,就是大热天也是如此,这样做以表示主人的热情之心和家庭富裕。

  “打丧歌”在神农架是追悼亡人的一种特殊仪式。它又称为“孝歌”、“阴罗鼓”、“跳丧鼓”等。它主要用于亲友邻里代替死者眷属追思亡者生前的功德,祝亡人升天,为后代祝福的仪式歌,是一种常见的带有浓厚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和迷信色彩的丧俗。在神农架山乡,凡遇亲友办丧事,左邻右舍纷纷来祭,并请歌者击鼓赛歌,整夜打丧鼓“伴灵”、“闹丧”与其说是对死者的悼念不如说是对亡灵的欢送,亡者的亲人也在这“闹丧”的气氛中,减轻了凄凉和悲哀。神农架的“丧鼓歌”历史悠久,它是一卷绚丽多彩的历史和神话的画卷,是神农架民间流传的《神曲》。

   独筷待客:有客初至土家山乡,主人必先请吃一碗糯米甜酒或糖水泡糯米花,只给客人一只筷子,这样的食品统称为“茶”,或作“见面茶”,或作为“夜宵”,或作为睡前“晚茶”,据说一只筷子表示“半席”,见面茶,压上饥,表示热情接待。

  喝冷酒:神农架下谷乡是土家族聚居区,若到山民家做客,主人首先端出一杯酒说声“请喝茶”,这种以酒代茶的习俗叫喝冷酒。客人接过酒一饮而尽主人才会高兴,若不会饮酒应向主人讲明,浅尝一下,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喝过冷酒,主人这才泡上热茶。

 

 

朝武当
十堰市 

  
  武当山地区有“朝武当”的习俗,含有上山祭拜山神的意思,其实这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又一种方式,就像扫墓总是与踏青郊游连在一起的,“朝武当”也成为一种爬山的乐趣。每年农历三月份春光明媚和八月份秋高气爽的时节,武当山里总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当地旅行社往往会在这些时候开设武当山一日游的项目,收费在200元左右,包上下山车票、大门票与午餐。 
 

 

 

武汉夏夜街头的"竹床阵" 


   夏至七月以后,酷热的夏夜把武汉市民从家中"赶"出来,不得不到街道两旁摆竹床露宿。密密麻麻的竹床一个挨一个,老者、儿童、青年、少妇乃至姑娘都躺在竹床上,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北方人或外地人看见少妇、姑娘身着短裤、裙子睡在街头上,大为不解,也十分感到新鲜。然而当地人却习以为常。 
       

  武汉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城"之一,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左右。酷热难耐的时间长达两个月左右,使之形成了武汉特有的民习"竹床阵"。 

 

 

天门"三棒鼓" 
天门市 

  
  在天门、沔阳一带,由于地势低平、多水,往昔水灾不断,民众身受其苦。为谋求生路,他们背井离乡,背起"三棒鼓",浪迹四方。许多人从湖北到中国西南部、印度、伊朗、中欧、西欧等地。也有些人经广东到菲律宾及其它东南亚国家, 他们背起的"三棒鼓"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人们称他们为"中国的吉卜赛人"。 
 

 

 

通山山鼓 
通山县


  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
  

  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两边安铁环,系有牛皮带或缎带,便于鼓匠挂在胸前。演唱时,鼓匠右手执扦击鼓,左手托着鼓的底部,配合用手指调节出不同的音色。一名技艺出色的鼓匠,一般能够打出数十种节奏迥然不同、情绪各异的鼓点子。山鼓之音响亮清脆,数里之外能闻其声。
  

  通山山鼓主要分《挖山鼓》和《栽田鼓》两大类。此外还有一种《山锣鼓》。这种《山锣鼓》除鼓匠身背一面山鼓外,腰间还挂有一面铜锣,左手执钟打锣,右手拿扦击鼓。
  

  山鼓的曲调与地方语言结合紧密,节奏性很强,加上旋律高亢激昂,质朴热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一种活跃劳动场面的艺术形式。
 

 

崇阳人的老风习
崇阳县 


 

 

 

  床入口处仅仅只留可两人并坐的"口子",床两头和后面用整块木板钉死。这种讲究的崇阳花床,实在是一种十分罕见的习俗了。
 

  此外,热情待客的崇阳人给客人泡的茶是花椒盐巴家焙茶,吃的菜是大块肉、大块鱼、红苕粉丝、煎豆腐四大菜。一寸来宽、二三寸长的大块烟熏肉,令城里人食一、两块就足够了。

 

 

随州节日礼俗
随州市  
 

  春俗,在立春前一天,官吏迎春于东郊,远近老幼杂处观礼欢呼,以竞观为乐.立春之日,官吏亲击鼓三,然后鞭土牛,称之为"击春鼓".

  元旦(农历正月初一),贺新年晨五鼓设香烛,陈果饼,酒食,拜神祉,依序拜尊长, 非至亲不面贺,惟以红帖投其门中,通名候问,三日之后,亲友往来宴会为乐.元夕,吃粉团,演灯.

  人日(正月初七),以七种菜为羹,视该日阴晴以占卜疾病祸福.

  谷日(谷旦),以阴晴占卜年中农作物收成的丰歉.

  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做豆糜加油膏其上群聚则食.其夕迎紫姑, 以卜测蚕桑和其它事.在上元节前三日,剪纸为灯,缀以五彩或架彩横棚于街道上,垂灯于下或藏悬诗以试猜测,或聚族人为龙灯,或披锦为狮猊.前面由鼓吹引导,十三日, 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檀板度曲,箫鼓相答,火树互角,卜夜为欢".至十九日止.

  社日,仲春时约在春分前后,即立春后第五日,农家具牲醴,祀土神以祈年.

  花朝日(即花朝节),于仲春二月十五日,即百花生日,以春争正中,百花争望之时, 故随州以此日为女儿穿耳,留发,婚事中(纳采,问名),多以是日为吉.

  踏青(三月初三),是日三五成群,出郊踏青,欢沐春光.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为扫祭亲友坟墓的时节,多于坟墓上插柳枝或做纸幡挂于墓前,或陈食物供享或焚化纸钱,纸物以表悼念之意.

  端午节(五月初五),为人采艾蒿,菖蒲悬于门上,以驱毒气;饮雄黄酒, 小儿则涂雄黄于额上,以驱散时疫;又组织龙舟竞渡,投角黍于水中,以吊祭三闾 大夫 屈原.

  伏日(伏天的总称),这里指伏天中祭祀的一天,随人多制六一散,香薷饮等,以祛暑气.

  中元(农历七月七日,亦称七夕乞巧或鬼节),多以冥纸,羹酒祀祖先,僧道做法会超度亡灵,或称盂兰盆会.并以纸做盘,膏以松蜡,注油点燃为灯,置于水中,动以万计, 时称放河灯.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家家户户以月饼,瓜果,宴集赏月,亦彼此互饷互食.

  重阳节(九月初九),士大夫多于此日采茱萸携酒登高,与同伴相吟咏唱啸. 或做糕互相赠馈,多以篱落黄花造酒.

  报赛(亦称社日,农历十月初一),秋收后,农家蒸米饭做糍粑,以雄鸡祀土神. 春为祈谷,此称报赛.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有农家以果饼,糯粥为馔,并以此日为女儿穿耳,问名, 为吉日.

  祀灶(十二月二十四日),家家户户以糖果祀灶神,并以刍豆为灶神饲马. 求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除夕,农历最后一日(十二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做面食,具白果祀神,换桃符, 写春联,往来辞岁,饮团年酒,吃团年饭,街巷张灯结彩,表示喜庆,通霄达旦,箫鼓鸣奏,爆竹鞭炮之声不绝.

 

吃粽子和赛龙舟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中国许多地方的风俗。然而这一习俗是因从纪念屈原而来,使得屈原的家乡故地的湖北,此俗更甚。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湖北各地赛龙舟、吃粽子遍及全省城乡。只要有湖、河、江的地方,人们早早就把龙舟修整或清理好,一至初五,龙舟便纷纷下水了,一条条"黄龙"、"白龙"、"红龙"、"青龙"劈波斩浪,箭一般前驶,锣声、鼓声、吆喝声、喝彩声响成一片,江河两岸观看赛龙舟人们黑压压一大片,那场面实在壮观极了。

  

  传说屈原投汩罗江死后,他的故乡乡亲秭归人做了一个梦,梦见屈原身体消瘦了,便用箬叶包米饭做成有角的角黍(粽子),用龙舟装上投入江中,因水中水族属龙管,以为是龙王送来的角黍,便不敢食。这就可让屈原食用了。这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的由来。

 

 

 

荆州花鼓

荆州市

 

  荆州花鼓原是民间穷苦人乞讨谋生的"沿门花鼓"和薅草秧歌。这种"花鼓"是一人击鼓唱词,数人帮腔和调。
   

  近几十年来,荆州花鼓已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花鼓戏。1955年有一位老艺人搜集记录了花鼓戏的全部唱腔,整理出从未有过的第一套完整的花鼓音乐曲谱,并大胆地把二胡、板胡、琵琶、扬琴、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用来为花鼓戏伴奏,使花鼓戏结束了"一唱众和"和单纯用锣鼓伴奏的历史。如今,荆州花鼓戏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唱腔悠扬、甜美、悦耳,已有《家庭公案》、《水乡情》等几十个剧目,既取材于湖乡生活,又展现湖乡风貌。在民间,男女老幼走路、劳作,不时哼唱花鼓调,也有很大的"魔力"。有人说:"听了花鼓的哟喂哟,害病可以不吃药!""做活不唱花鼓戏,浑身上下无力气"。来到荆州地区,可以看到小学生放学时提着的收音机里。汽车里、商店柜台内,播放的全是荆州花鼓戏。
 

 

 

武昌旧俗甘蔗节 
武汉市

 

  “三月二十八,洪山敬菩萨,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这是50多年前流行于武汉的一首民谣。寥寥20字勾勒出武昌旧俗甘蔗节的一个侧面。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象宗敕封守护泰山的神祗为“东岳天齐仁圣帝”,民间称之为“东岳 大帝”或“东岳菩萨”。
  

  因此积习相沿,认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大帝的诞辰。每年这一天,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停业休息,一般寺庙多半要举行“天齐会”。 尤其是武昌洪山宝通寺,香火更盛,从早到晚,撞钟、 击鼓、敲磬。钟声、鼓声、磐声伴随着木鱼声、念经声, 不绝于耳。在烟雾缭绕中,一些善男信女们跪在神像前的薄团上,虔诚地磕头,祈求神明保佑自己和亲人 在“福、禄、寿、喜、形等方面如何如何。随之而来的是许愿和还愿。愿仪的大小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而定,有上油、桂红、抹金、献匾或布施若干钱财等等。 最后还要抽签。请和尚核对解释签文,预卜财运、官运、文运、婚姻、子嗣或流年吉凶。 每逢这种盛大场合,初见世面的沙弥往往手足失措;而善于应酬的知客、方文则忙而不乱,按照“檀 越(你家称施主)不同招待异”的宗旨办事:“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有的并请到禅房,“馔 设伊薄(即伊蒲馔,佛寺素席)酒泛香”。如果有“佳客”“夕阳西下尚徘徊”时,还有人上前逢迎,“邀向禅 林听暮钟”。这些描写见于1920年至1922年间蔡寄鸥等人就此写的《洪山竹枝词》中。 在众多的香客中,还混杂了两种人:一种是游山玩景,去观赏宋代的摩岩刻石、相传是抗金名将岳飞手植,实际上是清代人补种的松树、元朝建造的“七级 浮屠”洪山宝塔和明初雕刻的形态生动的石狮等等。 还有一种是专为看女人。存心“猎艳”的。《洪山竹枝词》中就叙述了“青年子弟太轻狂,步步窥人在路旁”,“赵家燕瘦玉环肥,引蝶招蜂逐逐飞”的情况。其实,像这类“打围”的轻薄行为,旧社会在人多处是屡见不鲜的,并不是洪山庙会的特产。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作家李涵秋的《广陵潮》中就有过出色的描写。 在那一天,洪山上卖甘蔗的小贩特别多。价钱相当贵,钱带少了的人只好买麻花吃。“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的民谣就是这样产生的。这种迹象在汉 口、汉阳的寺庙举办“天齐会”时很少见。清代道光末年(1841-1850年),叶调元写人们在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到汉口东岳庙敬香,也只是突出庙前有徽调班 子演出,“名是敬神终为戏,逢人啧啧赞徽台”,并无一语提及甘蔗。
  

  为什么甘蔗节仅仅盛行于武昌呢?据说元末农民徐寿辉起义,在蕲水(今浠水)建都称帝后,派遣邹 普胜智取武昌。约定在城内接应的人,手持甘蔗为号。邹部官兵进入武昌城,看见人家门前有甘蔗渣的概勿侵犯。从此以后,武昌民间遂流传在这一天吃甘蔗可以免灾的说法。还有些老人讲.这天吃甘蔗可以 清火明目,是否有科学依据和实际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武汉风俗嬗变的过渡特征

 武汉市


  清末民国时期的武汉,从时间上说,属于中古与现代之间的近代。这是一个过渡时代。此时社会风俗的膻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方面古老的传统习俗拼命要保住地盘,另一方面是新的社会习尚在艰难地夺取阵地。守旧势力与革新势力激烈斗争的结果,导致了古老的传统习俗与新的社会风尚的并存与杂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改为“天地国亲师”,“国”字取代“君”字,表示共和战胜了君权,但照样“早晚一位香,晨昏三叩首”地供奉着,显示了旧习尚的顽固性。于父母之命外,征得子女认可后始通媒构的“允诺婚”则是包办婚姻与自由婚姻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通俗以阳历为“官历”,阴历为“民历”,“新旧参用,官民各分”。把新事物变得合于传统,把旧习俗改头换面地保存下来,造成社会风俗演变中许多新旧杂揉、土洋掺半的现象,恐怕是过渡时代之所难免。从空间上说,武汉是位于东南沿海与内陆腹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又是位于外部世界与内地农村之间的中心城市,这就使它在风俗演变过程中起着一种桥梁作用。由于受外洋习俗的影响和东南沿海(特别是上海)风俗膻变的带动,武汉在社会风尚的开化方面往往走在全省前头,并以自己的社会风俗改革为全省树立了榜样。近代水陆交通网促进了商品流通、人口流动和文化传播,使得武汉地区出现的新事物、新风尚比较迅速地呈幅射状向四周中小城镇及农村传播,其影响力随距离的延伸而由强变弱。如《麻城县志续编》记载,该县一些地区,“与武汉交通便利,似觉开通,而奢靡之风亦渐儒染,但乡间普通人民淳朴者尚居多数”。此外,武汉社会风俗演变的速度和程度,远远不及上海、广州等滨海口岸,但又为沙市、宜昌及各县镇、农村所远远不及。这也是空间上过渡特征的一种表现。
  

  这种过渡特征说明武汉风俗在近代的变革是不彻底的。特别是由于武汉城市近代化是在西学东渐和武汉处于历代反动政权统治下的环境中进行的,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性质,大量的封建习俗尚未来得及清理,西方社会的不良风尚又泊泪而来。这使得移风易俗成为迄今为止人们一直在付出艰巨努力的重大课题。
  

  虽然如此,武汉的社会风俗毕竟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增变。这种嬗变既是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又对都市化的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反作用。它突破了传统文化的樊篱,促进了武汉及其周围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带来民众物质生活条件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它是武汉近代文明形成和由封建城市向近代城市转北的标志之一。因此,我们对武汉近代社会风俗嬗变的意义应有充分的认识。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自己的文字,长期以来使用汉文。
  

  土家族信仰祖先崇拜,道教也有一定的影响。 

  

  土家族历史悠久,约2000多年前就定居在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其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秦以后定居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巴人后裔;一说是巴人与汉人融合而成。

  

  土家族多住木屋,木屋中间的房间祭祖迎客,左右两间为“人间”是起居饮食的地方。“人间”用壁板隔成前后两小间,后为卧室,前为伙房。较富裕人家,在正屋边配上吊脚楼,楼台腾空,楼上一般作“姑娘楼”,是姑娘们活动场所,也是主人陪客人聊天的地方。

  

  土家族服饰多以自织土布为衣料,青蓝两种颜色较常见。土家族喜欢在衣边、头巾上镶五彩刺绣,质朴与华美搭配,十分别致。古书记载,土家男女服饰皆为一式,而今土家族服饰女装多为短衣大袖,左开襟,镶边筒裤,男装多为对襟短衫。

  

  土家族最喜欢吃糯米糍粑。做糍粑时,先将糯米浸泡 、蒸熟,然后捣烂、压成圆形,风干几日,泡在坛中半月换一次水,经久不坏。吃糍粑时用文火烤熟,蘸上芝麻糖粉或酱豆腐,此外团馓、腊肉、油茶汤也是土家族风味独特的食品。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着名的传统工艺,又称“土家织锦”。它是以棉纱为经线,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纹的方法,在古老的斜织机上织成的,其工艺独特,质地厚实,色彩斑斓,与蜀锦、壮锦并称为三大名锦。

  

  傩戏是集戏剧、说唱、诗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 表演艺术,源于土家族祭神还愿的仪式。其舞蹈造型夸张,唱词通俗风趣。它与土家族“梯玛跳神”、“毛古斯舞”等都是古老的傩文化现象,至今还存活在湘西许多偏远山乡,被人文学界与史学界誉为“活化石”。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    

  

  社巴节是土家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届时,男女老少唱起“摆手歌”,跳起模仿农事活动、卫国征战的“摆手舞”,祭祀祖先,祈祝新年。土家族还有赶年节,那天是腊月二十九,比传统的春节提前一天。

 

 

土家族语言文化


  土家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尚未确定。
  

  据50年代调查,只会土家语不会汉语的土家的约有七八万。他们多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秀山、来凤一带偏僻山区的土家族村寨中,而且多是老年。目前,据土家族语言组调查,在沿水河岸的土家族村寒中,汉语已成为社会交往和生活中表达情意的工具。
  

  土家语分为北部和南部方言,其基本特点是有声调,无复辅音,复合元音较多,辅音韵 尾较少;词汇以复音词为多。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主语-宾语-谓语等等。
  

  他们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早、较深、所用的汉语,多为西南官活。现在,绝大多数土 家族人都通用汉语,习用汉文。在土家族聚居地内,有的土家语正在消失,有的土家语消失 较早,还有的渗入了当地使用的汉语,80年代,操土家语的约有20余万人。

  

  土家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有神活传说,如“洪水登天”、“兄妹成婚”、“鹰公”与余婆婆、“向王天子”、“巴务相”、“廪君化白虎”、“沤谂=恰薄?“八耳锅”、“土家神马”、“腾云草鞋宿地鞭”等都是对人类,族别,姓氏来历的神奇解释。有寓言故事,如“吴着冲和彭士愁”、“白鼻子王”、“聪明的波七卡”、“巴列降龙”、“向叫花子请愿”等。有哑语谚语,在盘歌,舞蹈时少不了它。还有优美的民歌。“农人随口唱山歌,北陌南阡应鼓锣”,说明了土家族善歌的传统。大致可分为劳动歌、苦情歌、爱情歌等??br>    薅草锣鼓歌是劳动歌的一种;相传土家先民定居于湘鄂川黔时就是一边敲锣击鼓,一 边劳动生产。薅草歌一般以七言四句,七言五句居多。对歌是在正词中穿插衬词或“号头”,穿插的句子多样。

 
  对歌中,情歌所占比重较大。如“结交歌”、“初恋歌”、“赞美歌”、“相思歌”、“情别歌”等。盘歌多是与土家历史上以歌为媒分不开。传说情歌如“十爱”、“十关”等流传至今,歌词纯真,寓意抒情。
  

  长篇诗歌中叙事诗歌较多,“古歌”、“神歌”以及史诗,如土家语唱的“梯玛神歌”。
  

  文学诗词具有土家族特色的首推竹枝词。土家先民巴人,善讴巴歌。通常以短笛和之, 以竹枝击鼓,踏点起舞,这种词牌在川东梁山一带又叫做“杨柳”。竹枝词内容,多记土家 地区的山川景色,生产生活,风土人情,语言清新多用谐音,潇洒醇郁,自成一体。魏晋南北朝郦道元记有二句式竹枝巴歌。在唐代,经刘禹锡整理成竹枝词广为流传。

 

神农溪.土家民俗风情
恩施

 

撒忧儿嗬
  撒忧儿嗬又名"巴山舞"或"巴渝舞",其特点是: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衰,唱腔高亢,舞姿粗犷,体现了土家儿女的淳朴和憨厚;其形式为:一人掌鼓,众人对跳,由掌鼓者领唱,对舞者边唱边舞。远在殷商时期,巴人助武伐纣前戈后舞,以凛殷人纷纷倒戈,汉高祖刘邦数观其舞,乐其猛锐,令乐师习之引入宫廷,喻为"巴渝舞"。近有专家学者挖掘巴楚文化,按其地方特色,将其提炼升华,命名为"巴山舞"、 "跳丧舞"之美称,名扬五湖四海。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盛会上,我县选送的"撒忧儿嗬"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悬棺
  悬棺是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的一种葬仪,于春秋战国末期形成已有2000多年历史。土家族有高葬者至孝的习俗。唐人在《朝野金载》中记载: "五溪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后葬,亲戚宴饮歌舞,一月余日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弥高者以为孝,既终生不再祭祀"。现土家族悬棺葬俗已不复存在,但跳丧舞习俗仍存。曾有诗写道: "棺木为何悬此岩,秋风凄雨痛人怀。雪飞巫峡山戴孝,树动风声松举哀。春至百花呈奠礼,夜间明月照灵台,可怜你是谁家子,尸到如今尚未埋"。据专家考证,这里有岩棺七座,两具外露,赫然可见,至今为神农溪上一谜。

 

土家族节日
赶年
  赶年的意思就是提前一天过年。时间比汉族提前一天。月大,二十九这天过;月小,二十八这天过。这个习俗在土家族中较为普遍,一直沿袭至今。传说明嘉靖年间,土家土司奉召征计倭寇,土兵转战在江苏、浙江一带,出其不意、功其不备使倭寇累累挫。这年底,倭寇计划趁过年之际,突然袭击土兵,以报受挫之仇。土兵提知此信,于是提前一天过年,在营地作好了战斗准备,街头等着倭寇上门来送死。三十那天,倭寇 果然大举进功,冲进营地,土兵一声吼从暗处杀出来,倭寇死伤不计其数,落得惨败。以后就提前一天过年,以纪念祖先的功绩。这便是过赶年。


牛王节
  每年的四月十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节。这天各地都要举办牛王节歌会,搭起歌台,将牛头像悬挂在歌台中央,以歌颂牛的功德。牛王节十分热闹,各家各户提前 一天将牛梳洗干净,喂精饲料,角上系一朵大红花,一早牵着去赶歌会,同时,也借此机会展示自家喂的牛健壮。
 

  传说多少年前,牛是天上的神牛中,看到人间日子苦,终日劳作,仍吃不饱,就悄悄盗了仙谷给人间,这事让守谷神发现了,告到玉帝那里,玉帝一气之下将神牛打下凡间,让它跟人一道吃苦受罪。从那以后,牛就陪伴人们耕田了。人们不忘神牛盗仙谷之恩,就将"仙谷"改为"盗谷",日后又将"盗谷"改为"稻谷"。神牛盗仙谷的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土家人就将这天定为"牛王节",以各种形式予以庆祝,这便是牛王节的来历。


女儿会
  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是土家族 的"女儿会"。这一天,方圆百里的青年男女便梳妆打扮,穿戴一新去赶会。这一天土家族 姑娘居多,且以她们为主,因此叫女儿会。一些男女青年借此机会以对歌方式寻找美满的情侣,被彼此相中,即约定地点交谈,以定终身之好。
相传很久以前,土家族有位姓薛的大户人家,主人是一位乡士,一天外出远游,在农历七月十一日回到家中。回家后他很高兴,就把妻子和儿女叫到跟前来叙说远游的情景,并对九个女儿说:"你们一天关在屋里不出门,挺闷的,明天早上可以梳妆打扮,出外游玩,上街赶场。但只准玩一天。"后来,土家族 姑娘都照着薛家这么做。七月十二是收拾打扮上街游玩,趁此机会相会自已心上人,订下终身终身。最早这天是土家男女青年穿红戴绿,拦歌对歌,谈情说爱的日子,后来发展成妇女不分老少,一齐赶会,会上对歌邀舞,甚是热闹。

 

土家族建筑工艺

吊脚楼
  土家人大多居住在山区,住房仍不失其遗风特色。因地势而建,傍山为屋,木质结构,房前屋后,竹林笆蕉簇拥。对高坎地势,则要立柱或筑墙,才能与正屋跑平合檐,故称"吊脚楼",现代建筑学家称之为"杆栏建筑"。其独特之处是前低后高,侧面有走廊,后有阳台,俗称"走马转角楼"。一般分上下两层或叁层,下层关畜、上层住人(或放物),具有通风防潮、防毒蛇猛兽等优点。而屋顶有盖泥瓦的(覆瓦),也有盖茅草和石板的,各有所喜,亦各有其说,盖泥瓦的人家会说:"黄土上了屋,家人都幸福";盖茅草的人家会说:"茅草屋里腊肉香";盖石板的人家会说:"石板底下有福享"。但这都体现了土家人的乐观、风趣和对生活的热爱。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施天保工程以后,钢筋混凝土的楼房建筑,正在逐步取代土家吊脚楼。

 

西兰卡普   

  以西兰卡普为代表的民间织锦艺术堪称土家族艺术一绝。西兰卡普,汉语为“土花铺盖(土花背面)”之意,是土家族民间的家庭手工织锦。早在四千多年前,土家族先民巴人就掌握了土家简单的织锦技术。三国时期土家族人民逐步掌握了汉族先进的染色技术,编织出五彩斑斓的“土锦”,这就是西兰卡普的滥觞。元、明、清时期,西兰卡普被称为“土锦”、“峒布”等。改土归流后,土家族的西兰卡普挑织技术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土家族姑娘从小便随其母操习挑织技术,姑娘长大出嫁时,还必须有自己亲手编织的西兰卡普作陪嫁。

  神农溪作为国际旅游的胜景,是您旅游休闲的好地方,我们湖北神农溪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愿真诚为您服务!巴东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山水如画,民风纯朴,土特产品众多,风味小吃独特,土家歌五舞迷人,让您留恋忘返!

土家族服饰
  土家族服饰有别于汉族及其他各少数民族。
  

  土家族人在服饰上喜斑烂色,爱围头巾,戴首饰。衣料多为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本地人称为"家机布",多为青(黑)、蓝二色。
  

  男人多以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青布包头。额前现出"人字"字路。上穿较古老的"琵琶襟",安桐籽扣,衣边贴梅花条、镶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和对襟衣。裤子以青布或兰布加白裤腰做成大脚裤。鞋子多为青面白底,不穿袜,冬天缠一幅青布或兰布裹脚,老年人用白布做成袜子,半筒,形似朝靴。
  

  妇女头上缠二米长左右的青丝帕或青布帕,不缠"人"字形。上装多为矮领左衽的大袖短衬,袖口短而口大, 哺乳的妇女搂起袖子就可给婴儿哺乳。衣领上嵌小花条,衣襟右上侧镶三条他色布边。下着"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庄重大方。女鞋很讲究,除鞋上滚边挑狗牙形外,面布多用青、蓝、粉红丝绸,在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镶上各种花草、鸟兽等图案。
  

  小孩的服饰突出在帽子上,一般按年龄、季节确定其帽形。大抵是春戴"紫金冠"、夏戴"冬瓜皮"、冬戴"狗头帽"或"风帽"。这些帽子除用五色丝线绣"喜鹊闹梅"、"长命富贵"等花草字样外,还在帽子上面戴上"十八罗汉"样的菩萨,帽顶帽后吊银铃、银牌等。现土家人与汉族服已无多大区别。

土家族饮食
油茶汤
  油茶汤是深受土家人喜爱的一种饮料。原料是茶叶、茶油、阴米子、芝麻核桃仁、豆干。其做法是:先将阴米子、芝麻、核桃仁、豆干用茶油炸酥,然后用茶油爆炒茶叶、花椒、生姜丝,然后倒一小瓢水,用锅铲压碾,再掺水煮上几开,放上葱花、蒜苗等佐料舀入碗中,最后端出来泡上炸酥的食物,递给客人,因主要原料是茶油、茶叶,故名油茶汤。上油茶汤时,主人不给筷子,客人一边喝一边荡动,直到把汤食喝完。油茶汤清香可口,可提神开胃,驱热御寒,很受人们喜爱。在土家族盛行这样几句话:"只要有碗油茶汤,满桌酒肉也不香","三天不喝油茶汤,头昏眼花心发慌"。

咂酒
  土家族人自古喜饮酒,开怀畅饮是土家族人的特点,充分显示了土家族人的粗犷与豪爽。尤
以饮咂酒,作为中华民族酒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悠久,别具一格。咂酒,其做法与饮法,俗以曲?f(nie)和苞谷、高梁、小麦等杂粮酿后,少则半年,多则二、三年,久之成酒,味醇、清香。待客人到来时,取桌置堂正中,以细竹通节为竿,插坛底,堂中置案,两旁各分放一只莲花大碗,盛满鸡、鸭、鱼、肉等,各置筷子一双,而不设坐,由主妇开坛,主人请客人上前依次轮流咂吸,而后举筷而食,彼此不以为嫌,边吸、边食、边唱、边跳,载歌载舞,甚为热烈。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巴民春宴》一诗中描述,"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风,薰草铺坐席,藤枝注酒樽,蛮歌声坎坎,巴女舞蹲蹲"。

土家族婚俗
哭嫁  

  土家姑娘哭嫁是土家族独特的风俗。土家女子婚前要唱哭嫁歌,即在婚前半月至一月开始哭唱,其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哭唱的内容大多是:哭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秭妹别离之情,骂媒人和对封建婚姻礼教的不满等;乡邻则以劝嫁为主,内容以贺新婚、夸新郎、互祝愿、道吉祥为主。与其说是哭,倒不如说是唱,其腔多为传统音调,口音,既伤感又抒情,充满了土家民族风情。哭嫁歌的格调新颖,哭词长短成句,贬褒明,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之儿作,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其文词巧妙,寓意深刻。内容上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山川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颂,有对未来的憧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哭嫁的内容也不断翻新。
  

  喜嫁姑娘要哭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它通过哭唱的方式,将姑娘隐藏在心底的复杂心理,细腻的感情,民族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刻画得惟妙惟肖,实在是土家族文化魅力之所在。
陪十秭妹
  

  土家姑娘在出嫁前的这天晚上,要举行陪十姊妹仪式,这天由未婚姑娘九人,连同新娘十人围席而坐,通霄唱歌 。先由新娘唱开台歌 ,然后依次唱或对唱,一首唱完,众人合说:"喜啊",给予贺彩,胜者奖糖食果品,败者罚再唱。歌词的内容主要是祝愿、贺喜、也唱生活小调助兴,其唱腔优美婉转,是优美的抒情曲,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也有领唱的。 

 

 

襄樊方言 

襄樊市

 

天文地理

晒老爷儿(晒太阳) 荫凉坡儿(荫凉地) 旋磨风(旋转风) 麻风雨(毛毛雨)
飘泼桶倒(大暴雨) 下罩子(雾) 天道(天气) 月黑头(黑夜) 
撂天地儿(野外) 紧高头(最高处) 紧里头(最里边) 挨根儿(附近)
这儿嗨儿(这里) 那儿嗨儿(那里) 哪儿嗨儿(哪里) 床头起(床根前)
墙根□(底下)(墙根下) 末脑笃儿(末尾) 浮头(面上) 笃底儿(底脚)
时间节令
今年个儿(今年) 明年个儿(明年) 往音儿(过去) 那音儿(那时候)
正 儿(这时) 楞 儿(那时) 破五(正月初五) 今儿的(今天) 
明儿的(明天) 前儿的(前天) 后儿的(后天) 外后儿的(大后天)
麻麻亮儿(黎明) 黢溜摸黑儿(黑夜)     
农事种植牲畜

布袋(找布袋) 轱辘磙儿(石磙) 肚带绳(拘绳) 活 儿(活结)
死纥 (死结) 秫(高梁) 铺塌稞儿(不心的白菜) 五月鲜儿(桃子)
黄花苗(蒲公英) 犍子(阉过的公牛) 牛(母牛) 臊胡(公羊)(羯子)
水羊(母羊) 牙猪(公猪) 草猪(母猪) 漫群(牛配种)
打男(狗配种) 踩水(鸡、鸭配种) 跟圈(猪配种) 起课(驴配种)
牵(马配种) 跑羔(羊配种) 叫春(猫配种) 下(吐)
人品行为
膀(壮实) 郎色(美好) 悭头儿(刁滑) 磁实
小鸡鸪儿(小聪明) 活疾作儿(活报应) 犟筋(牛犟)(不顺从) 丫不清儿(不清醒)
白脖子(外行) 扯皮拉筋(找皮绊) 扯谎 白(说谎) 鲜凡
渣子(坏蛋) □扒手(扒手) 轻神包(娇气的人) 野唬(性野)
捞欠(好吃) 饿羊(嘴馋) 猴羊(调皮) 胡(胡说)
潜养(娇生惯养) 惯事(不管教) 泼实(强壮) 胡搅
反敲 装歪 寻短见 卫护
抢犯 颠兑(有意憋人) 刷挂(利落) 没哒
富态 鲜净
心理感受
呓怔(不清醒) 花哨 血乎里拉(血肉模糊) 稀巴烂贱(便宜)
冒估堆儿 冒打张儿(捕风捉影) 犯恶素 放黑快
丢亥时 欢窜(活泼) 快麻点儿(快点儿) 攒体己(攒私房)
连不连(连二赶三) 稀溜会儿(差一点儿) 痞脸(调皮) 冷不吞儿(冷不防儿)
填还人 蝎呼(大声喊叫) 无足(不满足) 劳慰(感谢)
承头儿 保佐 三不支儿(不经常) 卖野眼儿(东张西望)
静办 遭孽 色气 不惯相(不习惯)
节儿 不爱见 包□(肯定) 包弹(指责)
一所(整齐) 一顺色儿 贬忌(贬低他人) 撕翻
半子 半不拉子(半截) 眼气不忿儿 过□(锋利)
了(事情做坏了) 绞毫(调皮) 绊脚索 郎搡
啼跳 了(偷偷地走了) 鸡蒙眼 磨子
不沾嫌儿(差得远) 挨斤帮谱(差不多) 有筋色 有依实
相赢(便宜) 包园儿 翻烧 摞(重叠)
辣(坏味)  □会儿的(故意的) 吊儿 胯(不整洁)  动□(慢慢动)
溜漫沿(满) 咋法儿(怎么样) 笼哄(哄骗) 撒欢子
打测(说不沾边的话) 叙团    

红白大事
过期 烤红火 把姑娘 接媳妇
新姑娘儿 小登科儿(新郎) 新郎官儿 过嫁妆
添箱(送婚礼) 敬老爷 暖郎酒 牵亲奶奶儿
洗三 抓周儿 背生子儿 妈妈儿(奶)
挪窝儿 认生 叵实(不生病) 暖寿(祝寿)
知客(婚丧喜事的总管) 寿□(寿命) 下世(去世) 寿器(棺材)
发引 报庙  过七 家堂
堂祭 响手(乐队) 放 口 下祭

饮食游戏
吃场子(吃酒席) 坐席 吃接茶 麦仁糊子
包谷糁儿 烫饭 白水饭 糊辣汤
酸浆面 消夜 吃体已儿 炒现饭
窝子面 糊饽(一种面食) 清汤 疙瘩
抄手儿(饺子) 菜脚子 碗笃子(碗脚子) 尸气(坏味)
赫拉气 泡茶 罢脚子 水煎包子
炸馍 油子 锅盔 摺油馍
摊煎饼 糖炸馍 鸡头包 欢喜团儿
扣碗子 臀肩肉 猪下水 鸡杂儿
血幌 汁酒(甜酒) 糟肉 活水园子
潲水(脏水) 打儿呵呵(顺着别人吵闹) 打发 酵子
面剂子 泻汤(饭坏了) 炖汤 控干饭
玩艺儿 买卖儿(玩具) 把戏 打瞎蒙儿
藏猫儿 吃子儿 翻叉 推摇拢
扯拉锯 点手心儿 打花巴场 虫虫飞
猜中指 撂破鞋 过关 攀莲花
斗金鸡 碰钱儿 打漂游儿 数丁丁脚
胳肢窝儿(哈痒) 牵羊儿 跳拐拐 赶老鸹窝(似高尔夫)
莲花落儿 打花鼓 站故事 肘猴儿戏
被窝戏儿 跑龙套 打加官 竖羊桩
来单双儿 推牌九儿 押宝(赌博) 走马灯儿

名称其它

子腔(骗子)  狠头斋公 二糊子月亮(不清醒) 种(傻瓜) 
背隔拉儿(角落)  砍不成儿 拉牢眼儿
路的(半路抢劫)  住(阻住)  浪(浪开水) 沁水(漏水)
井拔凉(刚从井里打出来的水) 沁蜜儿甜(很甜) 止本(本分) 拘拦儿
粗溜(跑得快) 叫唤(大声喊叫)  硬抢实扎(强迫) 把作(拘束)
受用 和(烂)  憨包(傻瓜) 轮正(四四方方)
一贴(完、了) 伸腿拉胯 声气(声音) 燎浆泡(皮肤烧起的泡)
抛撒(浪费) 担待 家机布 和了(赢了)
千担(两头尖扁担;草虫) 宝(识宝) 窝(不宽畅) 郎匡(不大合身)
素静(安静) 天干路响 打拐(骗钱) 打捞叉
白打光儿(白吃、白拿) 打头儿(赌博、抽头钱) 打灰暴(鸡子在灰窝里滚) 打呕吼儿(大声喊叫)
打把式 打抽丰 吃风喝沫 磁板(实在)
通(很:~好看,~好听) 神(很:~好看,~好听) 风湿疙瘩(承担责任) 待承
盘缴(花销) 林浪(树林) 卖野眼儿(不注意) 找模糊(骂人)
行三儿找四儿(借故) 找茬子 打茶围 打园和
打搅 打火 (乐器) 不打紧 打把子
打单帮 鳖圪瘩(受人欺侮的人) 不□贴(不称心) 合磨(将就:~~着过)
濠水(涉水) 悬幌(不稳当) 隔食(吃~~了。) 躲奸(偷懒)
勒 (刁难) 忌讳(醋) 卡鸡佬(偷鸡佬) 首事(八大行之首)
傲强(倔强) 猴腰(弯腰) 不含糊(不在乎) 肥(标榜) 
寡子(没有受精的鸡蛋) 人事(礼物:送~) □人  断庄(脱销)
成(刻薄)  膈噫 薄刀(菜刀) 满□儿的(到处)
蒙(掩盖) 胡□(胡说) 有打无事 无幺三紧
拿不出手 圪臼(蹲) 去豁了(完了) 糊糊夹夹(不清楚)
起落儿 掂对(整人)
 
 


 

襄樊民俗大观

襄樊市 

家族 

  旧时,襄樊土着或外地迁入者定居一处,因人丁兴旺而发展为大家族,有的村即以姓氏命名。如市郊董台的董家、陈家营的陈家、刘家河的刘家,他们聚族而居,有族产、族规、族普,家族事务由族长掌管。家道富裕而辈份高的族人也有一定发言权,族内组织常常与乡里政权组织混成一体。有的族长就是乡长或保长、甲长、集族权政权于一身。建国后,家族组织解体,但农村族间房头意识还存在,按谱取名的遗风还盛行。

 

待客 

  襄樊人历来好客,客至拱手相迎,道“稀客”,待炽茶,陪坐叙谈。客走送于门外,拱手相别,嘱“慢走”、“再来”。留客吃饭,必有酒,俗有“怪酒不怪菜”之说,叫做“有酒无菜,客人不怪;有菜无酒,站起来就走”,意在强调酒的重要,并非不备菜饭,宴饮必先酒后饭,不可先饭后酒,否则便为“犯上”(“饭上”谐音)。饭酒必强劝,以客人吃醉为好。主人若不善饮,则请有酒量者陪客劝酒。饭也强添,唯恐客人不饱。往往客人碗中未尽,主人又端一碗,趁其不防从背后叩在客人碗里,直至吃不完有剩余,主人方才称心,这叫“叩饭”(襄樊土音念kang饭)。现拱手迎送之礼已废,以握手代之。叩饭之俗已不多见,唯劝酒之礼盛过旧时。

 

席次座位 

  旧时,请客设宴,非常讲究席次、座次。请长辈、老师、邻里中年长者为客,必延之上坐。一般面南为上座若房屋门不朝南,则以屋门为方位标志,取背靠神柜、面向门者为上座。左右为陪坐,对面为下座。桌缝木纹要左右横向,不得正对上座。若同时摆设两席以上,则正屋为首席,主要客人就座。厅屋为次席,一般客人就座。陪客的身份、辈份、年龄需与客人相当。建国后,这些风俗还在,但远不象旧时那么严格。公职人员、同事之间已无这些讲究。

 

亲友交往 

  襄樊自古民风淳朴,轻利重义,朋友交往患难与共,祸福相依,同时有敬师长、敬长者之风。亲友之间礼尚往来,名目繁多。时令节日、婚丧喜庆、添丁进口、寿诞迁居,都赠送礼品、祝贺宴饮,叫“送人情”,有“人情大似债”俗谚。有的邻居相处融洽,日近日亲,交往密切,胜过亲戚,叫做“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建国后,江湖义气有所消煞,“送人情”习俗也渐渐淡化。70年代后期以来,“送人情”之风再度盛行,成为人人厌恶而又摆脱不开的陋习。

 

婚嫁 

  婚嫁是家族延续的重要环节,古人十分重视,礼仪甚繁,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6礼。襄樊旧时婚嫁逐渐演化为订亲、择期、迎亲几个步骤。

  

  首先,男方父母请红爷(媒人)到女家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则由红爷将女方的“八字庚贴”(即写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时的柬贴)交付男方。俗称“拿八字”,也叫“传庚”。男方父母择吉日请信任的算命先生将男女二人的八字进行推算,叫做“合八字”。若二人命里相犯相克,则婚议作罢;若相合相生,则可订亲。整个订亲过程由父母作主,青年男女不得过问。俗谚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择期。订亲之后,男女每年给女方送一次礼物,叫“填庚”。到适当时候,男方请红爷到女方协商迎亲日期,女方则提出聘礼规格要求,红爷往来奔走,双方同意后即下聘礼,确定迎娶日期,一般订在黄道吉日,或阴历双日子。襄樊人喜爱选择初八、十八、二十八几天,叫做“要得发,不离八”。

  

  迎亲。民间也叫“过期”。迎亲前一日设宴待客,男方称“暖郎酒”,女方叫“梳头酒”。迎娶之日,新郎衣冠齐楚,披红挂彩,坐轿或骑马,领着花轿迎亲。一路上鞭炮锣鼓声不断。至女家,祭拜女方祖先。新娘戴凤冠,顶头盖,红袄罗裙,拜别祖先后上花轿,由兄弟或侄辈男丁相送,叫做“发亲”。然后,新郎轿(马)前导,新娘花轿及嫁妆后随,锣鼓鞭炮迎至男家。落轿后,由牵亲娘子搀扶新娘下轿升堂,和新郎拜天地、拜高堂、入洞房喝交怀酒。当天“闹房”,客人、表兄弟和伯叔都可参加,谓“三天无大小”。其间大宴宾客,谓“喝喜酒”。凡送礼亲友都在宴请之列。娘家送亲的必坐首席、上席,吃完酒席当即回家。第三天,新娘的兄弟或侄辈来迎新婚夫妇至娘家,谓“回门”。酒饭后即返回男家,谓“三天不空房”。在整个迎亲过程中,还有许多琐碎的象征性研究。如洞房床上撒放花生、板栗、红枣,即“早立子”(枣栗子)和生花胎(交替生儿生女)的吉兆。把新郎新娘的鞋套在一起,象征二人偕同到老,等等。

  

  建国后,国家颁布《婚姻法》,封建包办婚姻制度被废除,旧的婚礼仪式也随之改变,男女自由恋爱,登记结婚。婚礼多选择在国家法定或民间传统节日举行。50-70年代以简朴为荣。女方不要彩礼,男方不计嫁妆,步行或骑自行车迎亲,礼仪大方朴素。国家公职人员结婚,一般在机关内举行典礼仪式,以喜糖烟茶待客。民间虽宴请亲友,但也较简朴。8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某些人家为婚嫁购置高档家具、家用电器、以小轿车迎亲,并连日大宴宾客,往往使双方家庭多年积蓄为之一空,也有些青年和家长崇尚节俭,不摆阔气,不受礼,不请客,让新婚夫妇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集体婚礼,在热烈而朴素典礼仪式之后,新婚夫妇共植同心树,这既象征爱情天长地久,也为绿化环境作了贡献,受到社会广泛的赞扬而逐渐形成新的风气。

  

  旧时,男子失偶再娶,礼仪与初婚相同,谓“续弦”。女子一般不再嫁,再嫁曰“再醮”,俗称“再走一家”。再嫁无仪式举行,男方着人迎至家中即可。建国后寡妇再嫁得到社会肯定和法律保护。

 

寿诞 

  庆祝生辰,俗称“过生”或“做生”。儿童生日吃长寿面,穿新衣,长辈赠送玩具、文具或吃食。老人50岁、60岁、70岁生日较为隆重,多由晚辈操持,亲友祝贺,送寿联、寿匾或其他礼物,主人置酒款待。

 

丧葬 

  旧时兴土葬,对棺木(也称寿木)特别讲究,多用杉、柏、楸等上等优质木材制作,内装裱,外雕镂,反复油漆。人死后,洗身、穿寿衣、放入棺内,名曰“入殓”。灵柩放入灵堂“停灵”,夜间由死者亲人陪伴,停灵3天。然后由孝子孝孙送至墓地掩埋。

  

  建国后,上述丧礼中属封建迷信的活动渐废除。70年代中期提倡火葬。国家公职人员及大部分市民,遇丧事只设灵堂,置花圈、挽联,开追悼会,家属亲友佩黑纱于左臂寄托哀思,礼仪肃穆庄严。近年来,少数地方在民间丧仪中有些旧俗又有所抬头。

 

春节

  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襄樊人民最重春节,不仅隆重热闹,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实际上一进入阴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就开始过节的准备工作。街道、乡村组织排练文娱节目,扎制灯具、练习龙灯、旱船、小车等民间歌舞。家家户户购置节令食品、用具,腌制鸡鸭鱼肉等腊味,俗称“办年货”。

  

  十二月二十三日谓“小年”(南来客籍居民以二十四日为“小年”)。旧俗于这一天晚上祭灶,家家打扫室内外卫生,清洗、粉刷灶台,摆香案于灶王夫妇画像前,供灶糖(糯米糖)、灶饼(糖饼)及时令果品为祭。也有人于灶膛内点灯并撒放灶糖、灶饼等物品。祭毕,焚烧灶王画像,送其上天,而后再购一幅新画像,于除夕夜礼拜张贴,意思是迎请灶王回家。建国后这一旧俗被废除,唯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的传统得到继承,灶糖灶饼也演变为节令食品,不再进行迷信祭祀。

  

  腊月三十日为除夕。这日,贴门神,贴春联,迎家神,放鞭炮,生火盆,合家团聚,吃“团年饭”。家庭主妇在屋内四角撒放荸荠,于床头和小孩贴身衣兜里放几棵葱和蒜苗(荸荠在襄樊土语读音与“不忌”相同,葱蒜则谐音“冲散”),据说这样可趋吉避凶,冲散灾星。晚上包“元宝”(相当于北方饺子,唯襄樊人以梯形面页包制,形同银元宝,故名),通夜不眠,谓之“守岁”。建国后,门神演变为年画,春联也换了新内容,迎家神习俗已废除,包元宝守岁得到继承。近年来电视普及,于除夕收看春节联欢节目已成惯习。每当夜半。岁尾岁首交替之际,大街小巷鞭炮声不绝,迎接新春。

  

  正月初一至初三为春节正日子。初一清晨祭拜祖先。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少小者打发“压岁钱”(或在除夕时打发)。压岁钱在清明多以红线绳串制百枚,取“百岁”之意。其后通用纸币,钱数即据家庭经济状况多少不一。岁首第一餐吃饺子,谓“得元宝”,象征在新的一年财运享通。接着,家门亲戚、左右邻舍互相拜年,并视亲疏远近而分别以烟茶糕点或酒饭款待。商家、业主对较为疏远的同行、客户,一般不亲自登门拜年,只派店员、学徙分送拜年贴致贺。初二,女婿携带礼品给岳父母拜年。岳家必以酒饭款待。俗语“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谓此礼绝不可少。其次拜姑父母、舅父母。初三、初四,一般亲朋互相拜贺,至亲好友开始接春客。初五叫“破五”。全家吃“元宝”、宴饮,与初一同样隆重,有“破五大似年”的俗语。

  

  旧时,春节期间禁忌繁多,如破五以前不得做新鲜饭(“元宝”例外),即使宴饮,其主食也只能交年前蒸熟的馍馍、包子熘热进食。席间有鱼,一般不吃。若放置鱼盘时鱼头指向下席方位,表明主人准备的鱼多(有余),此鱼可吃。若鱼头指向上席方位,则表明此鱼绝对不能吃,留下全鱼,象征有余。水不能泼在地上,潲水(泔水)垃圾都不能倒出门外。扫地要从大门向屋里扫,意为财宝不外流。讲究的人家甚至从进入腊月开始就不准说不吉利的话,实在避讳不了的则用近义词或约定俗成词语代替,如说“饭吃完了”不吉利,要说成“饭吃齐了”;“人死了”不吉利,要说成“人老了”,等等。守孝人家门神对联需用黄纸书写,而且不出门向亲朋拜年。

  

  建国后,随着封建迷信的破除,民间祭祀活动逐渐消失。诸多禁忌不再讲究。不少厂矿企事业单位职工在春节期间坚守工作和生产岗位,各级领导在大年初一上街打扫卫生,清除积雪,分头给烈军属、离退休干部、劳动模范、部队战士、福利院老人和坚守岗位的职工拜年贺喜,有的单位则举行团拜,新的风尚逐渐形成。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春节后的第一大节日。襄樊旧俗,灯节先一日,好事者扮县太爷,着丑角衣服,手执3尺长短的大烟袋或者特大号折扇,骑一根碗口粗细丈余长的木杠子,由2“民夫”抬着,前有“差役”高举“肃静”、“回避”牌子开道,后有“骑驴”的“摇婆子夫人”和肩挑“夜壶”(便壶)的“杂役”相随,一路敲着破锣,前呼后拥,沿街“催灯”。每经商民士绅门口,“差役”便高喊:“掌柜的,灯准备好了吗?”主人即凑趣,故作惶恐,打躬作揖回答:“回老爷话,准备好了。”差役转身禀告“县太爷”,“县太爷”随即指手划脚一番,即兴传下些“命令”及“赏罚条文”。“骑驴”的“夫人”歌舞助兴。“杂役”趋前提起“夜壶”为“县太爷”敬酒,插科打诨半真半假,滑稽诙谐,充满节日喜气。民间称之谓“老爷骑杠子”。

  

  十五日为灯节正日子,家家张灯于门前,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狮子、龙灯、旱船、高跷、蚌壳精、高台故事等歌舞杂耍走街串巷,十分热闹。更有巧手人家,选择本地特产红皮白萝卜,在外皮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镂空内瓤,装置蜡烛、提线,名曰“萝卜灯”,玲珑可爱,供少年儿童沿街玩耍。

  

  十五日晚饭吃汤元,或煮、或炸、或煎炒,味美可口。

  

  十六日继续玩灯。

 

穿天节

  此为襄樊古代特有的节令。宋代左季裕《鸡肋编》称“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穿天节’,云交南解佩之日。郡中移合汉水之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

 

三月三 

  襄阳城西四里有龟山,俗称宫山。因山上建有真武庙,故又有“小武当”、“小顶山”、“真武山”之称,襄樊居民讹音称“周公山”。襄樊旧俗,谓三月三来游,可免灾。

  

  去城西二十余里有诸葛亮耕读之地--隆中。每逢三月,牡丹盛开,襄樊人争相观赏,故又有“阳春三月,隆看牡丹”之俗。

  

  建国后,真武庙毁,去真武山消灾迷信风俗也废,而春游隆中的风习犹存。与旧时不同之处在于不仅是去观赏牡丹,而且演变为对青少年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活动。

  鄂南崇阳县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由于远离大城市,乡民们保持了许多民间传统老风习。当青年男女嫁娶成婚时,打造的家俱样式仍按古老的形式 。如睡觉的木制床为古式雕木的花床,床四周有雕花杆,床前面雕花板上方,有三层雕"滴水沿",床下前方有三层踏板。
武当山旅游网为全国旅游同行和旅行者提供湖北旅游地接武当山旅游专线等,武当山武术会议培训武当山养生辟谷租车酒店票务导游预定服务期待您的来电:07195661444
地址:湖北省武当山特区太和路36号 邮编:442714
行业经营许可证号:L-HUB-GN06032
版权所有 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
鄂ICP备05002163号 技术支持:建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