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堰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后,武当山特区迅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谋划贯彻落实举措,将以“五个统筹”为抓手,精准发力、攻坚突破,擘画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统筹文化和旅游,激活文旅新活力
始终将文化传承与旅游升级作为发展核心,构建“互为支撑、协同共进”的现代化文旅体系。在顶层设计上,坚持以“世界级定位”谋篇布局,全力推动从“单一景区”向“全域旅游”跨越,构建“山上祈福问道、山下休闲度假”的全域旅游格局。在发展路径上,积极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智慧化的文旅新场景,加快“数字武当”项目成果转化利用,创新数字资产运营,开发“AR重现武当盛景”等数字产品,推动文旅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良性循环。
统筹城市和乡村,构建发展共同体
围绕“城市支撑、乡村承接”的协同格局,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资源互补、优势互促。在城市功能提升上,以武当老营古镇为中心,向外辐射串联周边乡村旅游点,打造“山上问道、山下休闲、乡村体验”一体化旅游线路;深入推进老营古镇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与辐射带动力。在乡村产业发展上,立足乡村生态本底与乡土文化特色,依托旅游与生态双重优势,保护并活化山水田园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村集体、合作社及农民等本地主体深度参与住宿经营、餐饮服务、农产品加工销售、文化展示等环节,让旅游收益最大程度留在乡村、惠及农民。
统筹国内和国际,拓宽发展新空间
同步深耕国内大市场、拓展国际新空间,推动“双循环”格局在文旅领域落地见效。在国内市场深耕上,抢抓西十高铁开通的战略机遇,开通至神农架、宜昌三峡的旅游直通车,共建“神武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重点升级“武当一梦”园区,拓展全天候业态与常态化文化活动。在国际市场开拓上,精心筹办2025 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暨第八届武当太极拳国际联谊大赛等重大活动,全面叫响“世界的武当 人类的太极”品牌 IP。深耕欧美、东南亚、日韩及港澳台等国际市场,优化入境旅游便利度,完善多语种服务、国际支付环境,吸引包机、专列入武;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与产业治理能力。
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发展根基
始终绷紧“保护与防范”之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生态敏感区旅游容量管控与准入限制,推进景区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推广绿色低碳旅游设施与节能运营模式。深化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通过创新阐释与展示手段,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坚决杜绝破坏性开发、过度商业化和文化异化现象。夯实旅游运行基础,常态化检查交通设施及高风险游乐设备、酒店消防系统;制定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提升景区、旅行社、在线平台的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安全警示标识,加强旅游市场秩序、食品卫生、欺诈消费等问题综合治理。
统筹硬设施和软服务,提升目的地竞争力
在“硬设施”升级上,重点构建“居旅一体”的功能体系,满足游客“旅居共享”的深度体验需求,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深度。在“软服务”优化上,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服务意识与文明礼仪,完善信息咨询、导览讲解、应急救援、多语种服务等环节,为游客提供精准信息推送、智能行程规划、便捷预订支付与无感通行等智慧体验。在“软环境”营造上,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游客参与”的现代旅游治理共同体,增强本地居民主人翁意识,引导其参与民宿运营、旅游服务管理,促进游客与居民良性互动,倡导诚信经营与文明旅游,共同维护武当山良好旅游口碑与目的地形象。
(武当融媒记者 刘雪琴) |